-->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我们的理财教育系统

刚刚看了博友Angel的博文《孩子的欲望》,突然想到几年前听到的一则故事,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新加坡有个kiasu(怕输)的文化,说白了就是攀比-人有我有,如果我拥有更好的就“赢”了。这种怕输的性格自然也延伸到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小孩一定要赢在起跑点嘛。

故事是发生在一个中层家庭,先生对小孩的教育态度比较随和,觉得小朋友健康快乐就好;太太则是望女成凤,计划花大钱将女儿送到贵族小学就读,也要让女儿报名很多的才艺班。态度的分歧就会有争执,最后先生请了一位朋友来劝太太。

朋友问了太太一个问题,事情就解决了。

“你让女儿从小就适应不属于她“阶级”的生活,学校啊,才艺啊,补习啊什么都是名牌的。当她长大而这一切变成理所当然时,她会不会嫌弃只是住在HDB(政府祖屋),不是很有钱的父母啊?”

有钱,没钱其实都是一念之间;如果你出身在非洲或印度的垃圾山,你觉得有钱就是天天有食物吃,有水喝,有衣服穿,有房子住;当我们拥有了这些,我们会把目标放在更远的地方,要的也更多。

要如何区分需要和想要,就只能靠教育和自己的领悟。如果父母从小就培养了错误的观念,把自己阶级定位的想要认为是需要,那理财消费的态度真的会大不同。小朋友是很单纯的,看到朋友有的自己也想要。如何让他们分辨需要和想要,这个责任最终还是落在家长们自己身上。

几年前朋友就告诉我现在许多人没有理财的观念,信用卡常常只还minimum payment. 其实我在想,这30年的经济活动效益几乎是过去几千年的翻倍,这些经济所需的消费是建立在需要还是想要呢。

我承认,我也有数不清的想要,所以我也要继续地努力。^^

那款新出的Honda HRV, 实在非常地诱惑我啊。。。。美到。。。。她是“想要”,所以我只能看而已。(泪流满面)

http://racheltew.blogspot.com/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