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钱的力量
之前读到艾尔文写的52周阶梯式存钱挑战的文章,基本上就是第一个星期存一个数字(例如:1元),然后接下来的每个星期多存同样的数字(例:第二周存2元,第三周存3元,以此类推),一年下来每年就可以多存1378元。个人觉得非常有趣,也有了以下想法:
为你刚出生的小孩每天存一块钱,一年就多了365元出来,每到年尾时把这笔钱用于投资。
50年后,
如果年均回酬有10%,这笔小钱会转化成=424,827,
12%=876,007
15%=2,634,466
记得,只是每天微不足道的一块钱,不需要每个月都几百块。能力允许的话,要“加码”用更大的数字当然也行,不过前提在于不要让自己感到有压力,失去存钱的动力和热诚就好。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那么久以后的几百千甚至过百万的资产也不算什么吧”
是的,或许真的会是如此,可是,试想想,尝试把以上的例子维持原状,不过改成每天“借”一块钱而不是存一块钱,一直到50年后,你就会累积同样数字的“负债”,到时你也能够毅然地说“那么久以后的几百千甚至过百万的负债也不算什么吧” 吗?
就好像现在告诉大家某某投资能得到几百块的股息,很多人会觉得这么一点钱一下子就花光了,也做不了什么,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可是叫这班人拿几百块钱出了还债或投资,却会让他们感到很幸苦,仿佛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想说的是,比起每天花去或借一块钱,至少每天存一块钱能让你的孩子到时候也有了这么一笔“不算什么”的资产在身边,怎样都比零资产或者负债累累来得强,不是吗?
穷人看不起的一块钱;在富人眼中所看到的却是一块钱所蕴藏着的巨大力量。穷与富的鸿沟,正是由此而来。
http://mercurychong.blogspot.com/
之前读到艾尔文写的52周阶梯式存钱挑战的文章,基本上就是第一个星期存一个数字(例如:1元),然后接下来的每个星期多存同样的数字(例:第二周存2元,第三周存3元,以此类推),一年下来每年就可以多存1378元。个人觉得非常有趣,也有了以下想法:
为你刚出生的小孩每天存一块钱,一年就多了365元出来,每到年尾时把这笔钱用于投资。
50年后,
如果年均回酬有10%,这笔小钱会转化成=424,827,
12%=876,007
15%=2,634,466
记得,只是每天微不足道的一块钱,不需要每个月都几百块。能力允许的话,要“加码”用更大的数字当然也行,不过前提在于不要让自己感到有压力,失去存钱的动力和热诚就好。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那么久以后的几百千甚至过百万的资产也不算什么吧”
是的,或许真的会是如此,可是,试想想,尝试把以上的例子维持原状,不过改成每天“借”一块钱而不是存一块钱,一直到50年后,你就会累积同样数字的“负债”,到时你也能够毅然地说“那么久以后的几百千甚至过百万的负债也不算什么吧” 吗?
就好像现在告诉大家某某投资能得到几百块的股息,很多人会觉得这么一点钱一下子就花光了,也做不了什么,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可是叫这班人拿几百块钱出了还债或投资,却会让他们感到很幸苦,仿佛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想说的是,比起每天花去或借一块钱,至少每天存一块钱能让你的孩子到时候也有了这么一笔“不算什么”的资产在身边,怎样都比零资产或者负债累累来得强,不是吗?
穷人看不起的一块钱;在富人眼中所看到的却是一块钱所蕴藏着的巨大力量。穷与富的鸿沟,正是由此而来。
http://mercurycho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