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相信J.P. Morgan這個名字不少人都會認識吧,尤其是金融海嘯之後。看完《J.P. Morgan寫給兒子的三十二封信》,內裡有不少有趣故事,止凡想分享其中一個有關積極與消極的故事。





有關積極與消極的故事,不少人都會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又或著是到「印度賣鞋」的故事,J.P. Morgan在寫給兒子的信中則分享了一個親身銷售的故事。

在荷蘭,J.P. Morgan的公司有一些優秀的員工,有一次他到那裡檢查工作,聽到一位行銷員抱怨指,他在西奧克斯中心已經工作了兩天,但卻一份合約也沒有簽,他認為在這裡進行銷售是不可能的,因為荷蘭人講究宗派,不想買陌生人的東西,並且這片土地歉收已經幾年了。

但J.P. Morgan還是到那裡做生意,他很積極地想,荷蘭人講宗派,所以他們不願買陌生人的東西,但倘若能將東西賣給一族人中的一個人,特別是一個領袖人物,那就能賣東西給全族人,所以必須做的就是要把第一筆生意做成。

另外,這片土地歉收,這也是好事,因為荷蘭人是非常出色的人,他們十分注重節約,做事認真負責,他們需要保護家庭和財產,所以更需要人提供一種低風險賺錢門路。

後來,J.P. Morgan真誠地去找荷蘭人中極有威望的邁克爾先生,並順利地把事情辦妥。在整件事中,J.P. Morgan成功銷售的原因就正是那名銷售員失敗的原因。那名銷售員說他不可能售給他們保險單,因為他們是荷蘭人,並且有宗派觀念,這是消極的態度。而J.P. Morgan知道他們會和他合作,因為他們是荷蘭人,並且有宗派觀念,這是積極的態度。

還有,那名銷售員說他不可能售給他們保險單,因為他們已經歉收達幾年,那是消極的能度。J.P. Morgan知道他們會買,因為他們已經歉收達幾年,那是積極的能度。

這是一個很過癮的故事,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故事應該是真人真事,是切合今天商業社會運作的,很值得參考。不時激勵自己及別人,你會發現正面的思想力量絕不簡單。

很多時,自己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都會很容易說不可能,尤其工作經驗越是累積,見過做過的都多了,以前試過這樣做不行,或那樣做才可行,當一遇到一些情況時,立即就斷定結果。所以,不時也要提醒一下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積極地想想解決方法,又的確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http://cpleung826.blogspot.my/2016/09/blog-post_26.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