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作者:L先生說   |   2020 / 07 / 28

文章來源:虎嗅網   |   圖片來源:股感知識庫

我大學選修經濟學的時候,第一節課就學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沉沒成本”。這個概念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已經付出過的代價,就“沉沒”了,不要再去考慮它。理性人不考慮沉沒成本,只關注邊際收益。簡單來說,就是要懂得“停損”。

但懂歸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仍然非常容易犯錯:遊戲出了新活動,想著:已經氪了幾千塊錢了,再加一點也無妨;投資虧損了,想著:都投這麼多了,再加一點,也許能賺回來呢;甚至當一段親密關係出現嚴重的問題了,也想著:都相處這麼久了,要么還是這樣湊合下去?
開展不順,應不應該及時停損?

包括我自己,在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也常常糾結。一個項目已經投了不少錢,但開展不順,應不應該及時停損?儘管清楚知道“不要在意沉沒成本”,但心理上就是很難過得了這一關,總是想著“前期投入這麼多,現在就放棄了,是不是很可惜?”

明明是很淺顯的道理,為什麼道理都懂,但真到做的時候,卻往往做不到呢?

很多時候,背後的原因,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

拿這個例子來說。我們都知道,不要著眼於過去的沉沒成本,要關注未來的邊際收益,這是理性的層面。

但從感性的層面來說,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努力辯護”(Effort justification)。它認為:人總是會為自己付出過的努力進行合理化。哪怕這些努力實際上並沒有價值,大腦也會傾向於認為,它們是有價值的。因為大腦難以接受“我白白浪費了精力”。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宜家效應”。為什麼宜家的家具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因為宜家需要你去組裝它。 201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起已經組裝好的家具,人們會認為自己動手組裝的家具更有價值,從而願意多花高達 63% 的價錢。

你動手組裝家具會提升家具的功能嗎?並不會。像我這樣的手殘黨,反而更容易出問題。但大腦就是會認為,你動手了,付出努力和勞動了,那麼這部分付出一定就是有價值的 —— 它會被算進這套家具總的價值裡面。

所以,基於這個原理,哪怕我們清楚地知道“不要在意沉沒成本”,但我們的大腦並不能理解這一點—— 它仍然會執拗地相信:你投入的“沉沒成本”是有價值的,不能忽視它,一定要把它考慮進去。

當我們作出任何決策、判斷的時候,我們是基於理性在行動嗎?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的思維一定會受到感性的影響 —— 也就是紮根在大腦深處、從原始時代遺留下來的衝動、本能和傾向。

這兩股力量共同角力,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這個平衡才是我們最終作出的行動。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有一個相似的闡述,把這個模式表述為“雙系統模型”:大腦有 2 個系統,系統 1 由邊緣系統主導,採用直覺、情緒、感受來處理問題,走“快通道”;系統 2 由新皮層主導,採用邏輯推理和理性來處理問題,走“慢通道”。

這是一個簡化的說法。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的判斷和決策中,這兩個系統都是同時在運作的。當一個刺激發生時,直覺和情緒相關的腦區會立刻給出一個大致的、模糊的判斷,而調控理性的腦區(前額葉皮層)會抑制它,從而給我們留出空間來進行複雜、具體的思考。

我在《怎樣做出好的抉擇? 》中提到過一個相關的實驗: 2001 年,心理學家 Joshua Greene 做了一個關於“電車難題”的實驗,掃描參與者在作出決策時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

當參與者選擇目的論時,大腦中涉及推理和理性思考的部分更活躍;當參與者選擇義務論時,大腦中負責情緒調控的部分更活躍。

基於此,他提出了“道德雙軌制”的理念:我們不僅在作出日常判斷時受到感性和理性兩方面的影響,甚至連作出道德判斷(哲學上有一個元論題,就是道德是否在理性的範疇內)時也一樣。

也就是說,我們在作出任何思考時,都是在經歷感性和理性的博弈。我們思考的結果,只在於這兩股力量哪一方稍微略佔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說一個人所謂的“成熟”,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前額葉皮層抑制和調控直覺和情緒腦區的能力。

所以,為什麼年輕人總是顯得熱血、衝動、不冷靜、不成熟?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前額葉皮層還沒有發育完全(大約要到 25 歲才發育完全)。

同樣,前額葉皮層是需要鍛煉的。如果一個人總是接收簡單的資訊,在封閉的環境里長大,他很大機率無法接觸到需要高強度動腦的問題和情境,也就缺乏鍛煉前額葉皮層的機會。從而,他也會傾向於用直覺和情緒去思考,而不是用理性。 (可參見:《科學解釋:為什麼網民戾氣越來越重?》)

我們可以進一步,把“理性”換成“道理”,把“直覺、情緒和衝動”換成“大腦本能”,那麼,大致可以這樣說:

為什麼知道了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大腦本能,在抵抗著這些“道理”。

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要實現目標,就要不懈努力,但對大腦來說,它無法理解這一點,只會通過本能來思考:還不到“不做就會死”的程度,幹嘛要付出額外的精力和勞動呢?把它們儲存起來多好。

所以,儘管大家都知道拖延不好,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到 deadline 不行動”的毛病。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成長,需要改變舊的不良習慣,建立新的好習慣。但大腦會覺得:為什麼要改變呢?外面的世界多可怕,它需要我消耗額外的資源來應對,太麻煩了,還是保持現狀吧。

所以,為什麼習慣總是那麼難以培養?原因並不在於“不自律”和“沒決心”,而是你在跟大腦本能的抗爭中敗下陣來……

大腦本能,出於原始時代的生存需求,它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節省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可以說:大腦本能的實質,就是保持現狀、抗拒改變、按照我們既往的模式去行動,拒絕理性的干預和調控。

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礙,永遠是自己。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理性,在跟感性的鬥爭中,能佔據上風呢?

最簡單的方法,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

我們來看一看,當我們面臨一個問題的時候,大腦需要經歷哪些步驟。
1. 模式識別

簡單來說,就是把這個問題跟記憶裡儲存的經驗作對比,給它打一個標籤“它屬於哪一類問題”。你必須先理解它,才能夠去解決它。

在這一步,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呢?就是忽略了現實和理論的擬合程度。

任何紙面上的道理,都是抽象的。它一定是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去總結、歸納和提煉。但這樣一來,就會產生一個問題:你提煉的程度越高,你所丟失的細節也就越多。

這就導致了,我們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看似高瞻遠矚、富有智慧的總體評論和分析,很容易就產生不切實際的感受,覺得自己的格局變大了、視野變高了,看問題都跟別人不一樣了……

但實際上呢,很可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舉幾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在市場裡面,要低買高賣。但當你真正面對市場的時候,怎麼樣算高,怎麼樣算低,如何判斷市場價格是否已經偏離實際價值了?這些東西都不是書籍和理論能夠輕易告訴你的。

再比如,我們讀過許多管理學的書,了解許多管理學的原理,但實際面臨管理問題的時候,當你需要為團隊制定業績指標,鼓勵團隊士氣,為夥伴做培訓、引導他們發展,為他們爭取資源和支持時……有多少人能夠用得上?

很多看似凝練的“金句”,大多數時候並沒什麼用。它之所以看起來有道理,只是因為它說中了你心裡想的事情。

現實問題往往千頭萬緒,而理論很多時候只是一個抽象凝練的模型和框架。它並非是錯的,但往往失之於“過於理想”,難以發揮實際作用。
2. 提取策略

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個內建的“工具箱”。一邊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另一邊是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在成功識別出來“問題的模式”之後,就是從工具箱裡面,去尋找對應的策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非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過度依賴於過往熟悉的路徑,排斥需要大腦主動投入註意力、主動去思考的行為。

舉個例子:公司利潤下跌,很多管理者的第一直覺就是“銷售不努力”,從而給銷售施加更高強度的指標。但有沒有可能是市場環境、產業環境、競爭對手等等因素發生了變化呢?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考慮的。

同樣,很多人學到一個新方法、新技巧,用不了幾天,往往就會故態復萌,繼續用回自己習慣的方式。原因就在於:大腦極其抗拒變化。一旦沒有足夠的回饋,無法提供足夠的獎賞和動力,大腦就會不斷地要求你:恢復原狀,保持現狀。

所以我們才說,學習是艱難的,因為它要求打破和重建大( 2106-TW )腦的鏈條。
3. 執行監測

選擇完策略,下一步,就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保持對它的監測和控制,避免受到外在或內在的影響和乾預。

什麼叫做內在的影響和乾預呢?大體上,都是種種內建於大腦本能係統裡面的傾向。比如:

風險厭惡:在整個行動過程,我們都會非常畏懼“損失”和“傷害”。一旦面臨可能的損失,大腦就會給我們發警告,讓我們“繞道”。

情緒記憶:我在 給大腦裝一個補丁 中提到過:我們的情緒是怎麼來的?是大腦認為“此時此刻你應當產生某某情緒”,從而從杏仁核的情緒記憶庫中調用情緒。它會強化“感性”的力量,讓我們難以保持理性的控制。

不確定性:大腦極其厭惡不確定性。當我們的選擇可能帶來未知的結果時,大腦就會陷入混亂,它會通過給我們發送“焦慮”信號,來提醒我們及時作出應答。

自我否定:大腦無法接受“自己錯了”的結論。當我們的行為可能產生負面的回饋,讓我們發現“我可能出錯了”時,大腦會傾向於否認這一點,把問題推卸到外部世界和他人身上。

……

這些因素,都可能在我們執行的過程中,對我們造成乾擾和影響,阻礙我們的行動。
4. 總結回饋

最後一步,就是把行動的結果寫入大腦的經驗裡面,強化我們這整個過程,豐富和完善我們的“固有模式”。

這就是大腦“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我們可以著力去調整和改動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好的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大腦,使我們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4743-TW )”。
1. 細化

如何解決“理論過於抽象,現實過於具體”的問題?一個最簡單的策略就是,把問題細化。

一個十分簡單的例子:“如何管理一支團隊”和“跟團隊夥伴溝通時,用什麼樣的結構能最有效地傳達資訊”,這兩個問題,哪一個更容易解決?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兩者壓根就不是一個級別,前者的範圍比後者廣得多。

但實際上,前者就是由許許多多個像後者這樣的問題匯集而成的。沒有人能回答“如何管理一支團隊”,我們能回答的只有“在管理團隊的過程中,如何應對情境 1 、情境 2 、情境 3 ……”

所以,懂得對問題進行拆解、細化,把一個大的問題,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明確的、封閉的問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從最細微的問題開始,用簡單的步驟,把阻力最小化,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我一直強調一句話,是什麼呢:

如何應用智識營學到的知識?一定不要貪多。你先拎出一個思維方式、思考工具,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個具體的問題,試著去遷移應用,改變你以往的做法,從中得到回饋,直到掌握了、內化了,再繼續拎出下一個方法,繼續重複前面的步驟……

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萬能藥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你一下子大徹大悟,解決種種問題,這不現實,也不可能。一切的成長,都只能來自於“訓練”。細化它,理解它,訓練它,直到內化它,學習的本質就在這裡。
2. 覺察

這是一個我經常強調的思維方式。可以說,它是許多技巧和方法的核心。

覺察的本質是什麼?是大腦思考問題的顆粒度足夠細緻。拿“設計”來舉例。

你喝水的過程是什麼?把水倒進杯子裡,端起杯子,喝一口,放下,對不對?平平無奇,非常正常。

但一名設計師是如何看待這個過程的呢?他會思考:端起杯子的時候手應該放在哪裡,採取怎樣的結構會讓人更舒適,怎樣的比例才能傳達想表達的概念。比如“可愛”“纖細”“優雅”……諸如此類。他會從這個我們完全自動化的過程中,去關注和覺察到非常多的細節。

同樣,如何讓自己能夠跳出“路徑依賴”的怪圈?最關鍵的,就是讓自己保持足夠敏銳的覺察力:當問題發生時,當你採取某種應對策略時,停下來,問一問自己:

我的感受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別的做法可以嘗試?
我期望通過別的做法,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

幾年前我寫知乎的時候,經常看到一個情境:回答寫得很好,打開評論區,發現作者跟別人在罵戰,用詞惡劣,立刻好感頓失—— 這種情況,往往就是因為什麼呢? “有人罵我,我也要罵回去”成了他的一個內在的、慣性的思維模式,已經成為自動化加工了。

實際上只需要讓自己停下來,問自己一句:我跟他吵架,別人看到了,會怎麼看我?吃虧的是誰? —— 就可以了。

同樣,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如何讓自己避免負面情緒的影響?關鍵的一點就是挖掘和調整自己的“信念”。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就需要錘煉自己的覺察能力。讓自己能夠做到:產生某種反應的時候,能及時停下來,思考一下,我現在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在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這是一種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去培養和練習的能力。
3. 試驗

什麼叫“試驗心態”?簡而言之,就是三點:

嘗試不一樣的做法
關注過程而非結果
從回饋中提煉收穫

可以說,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在遵照著這套原則行事。

它要求你怎麼做呢?不要太在意結果。甚至,有些時候,為了讓自己能夠成長、有所收穫,願意放棄眼前的便利和現成的安全感,去嘗試“繞遠路”,做一些未必有實際回報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崗位上做久了,所有工作都得心應手、毫不費力,這是好事嗎?不是。因為這意味著你很可能將每天陷入機械重複的勞動裡面。這個時候,不妨試一試申請調換崗位,申請做一些不夠熟悉的項目,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手感”。

在我還在上班的時候,我的公司經常會針對大環境的變化作出調整,開展新項目、調整舊項目,很多人都叫苦不迭,覺得自己老是在奔波、在做不同的事情,非常麻煩。

但對我來說,每一次這樣的時刻,我都會把它當成一次“挑戰”。我會覺得:又有新的關卡可以探索,又可以累積經驗值了。

當然,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從挑戰中獲取回饋,從回饋中總結規律。舉個例子:我幾年前做過的項目,都會有一個定期的複盤階段,從中提煉這麼幾個東西: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做對了什麼?哪些思路是可以用在類似的項目裡面的?
我們做錯了什麼?產生錯誤的原因是什麼?能否總結出一套方法,來避免同樣的錯誤?
這次項目有哪些經驗是可以固化下來的?能否把它總結提煉成一個模型或流程,來減少以後的工作量?

我很多文章裡的模型和方法,其實都是這樣總結出來的。

可以說,這是成長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技巧,也是讓我們避免被本能操縱、停留於現狀和舒適圈的關鍵。
4. 開放

最後提一提“開放”。

我講過很多次開放,但今天想聊聊它講得比較少的一個作用。

很多時候,讓我們去改變一個行為,要求的是什麼呢?是內在的動力。

這種動力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獎賞迴路和多巴胺的刺激。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其實指的是什麼?是指他具備一個良好的獎賞迴路回饋循環,能夠不斷激發多巴胺,為他提供動力,刺激和推動他去繼續行動。這才是他能夠不斷“改變”和“成長”的生理基礎。

這跟開放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多巴胺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探索外部世界、獲取新鮮刺激。

無論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做一些新奇的事情,動手學一項技能,還是交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都是能夠激發獎賞迴路,為我們提供動力的活動。

當你處於一個環境裡太久了(現實環境或者心理環境),你一定會感到無聊和煩悶,有一種精神枯竭的感覺 —— 這就是你的大腦在提醒你:該出去呼吸新鮮空氣了。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態,保持“ 15% 的可能性”,不但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也能為我們的實際行動提供能量。

它會是你精力和熱情的不竭來源。

最後,簡單講幾句。

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叫做:“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沒有一種生活是容易的。生命就像走鋼絲,背著每個人自己的壓力和負荷,在內在的方向和外在的干預中保持平衡,也在理性的指引和本能的操縱中保持平衡。

但我們仍然在前行,提心吊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往前進發。

我們那走過的、長長的、歪歪扭扭的足跡,就是生命的意義。

存在本無意義,存在就是意義。



本文來自大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題圖來自:電影《阿甘正傳》



https://www.stockfeel.com.tw/道理都懂,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怎麼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