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Q (5234) : 3特别用途收购公司 折价交易潜在回馈高
大马交易所3家未达标的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CLIQ能源有限公司(CLIQ,5234)、Sona石油有限公司(SONA,5241)和Reach能源有限公司(REACH,5256),现以固有现金值的折价水平交易,给予投资者一个独特机会,尽管这些公司在届满期之前未能获得合格收购,仍可释放17%至29%的潜在回馈。
特别用途收购公司(SDAC)在透过初次公开售股筹集资金后,获给予3年时间,以收购目标行业的商业资产。
大马交易所现有4家特别用途收购公司,首家大红花石油有限公司(HIBISCS,5199)是在2011年7月挂牌,其次是CLIQ能源和Sona石油在2013年,以及Reach能源于今年8月上市。
迄今,大红花石油仍然是惟一一家合格的特别用途收购公司。
据报道,CLIQ能源正放眼加拿大上市的Jura能源机构在巴基斯坦的一间子公司,而Sona石油则计划收购英国上市Salamander能源于泰国的上游石油与天然气资产。
而Reach能源尚未有任何动作,因它仅在4个月前挂牌。
根据证券委员会大马股市条例,一家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至少90%所筹上市资金,必须拨入一项现金信托户头,当中Reach能源占最高比例,达94.75%。
技术上,现金信托户头将保留作为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基本价值,因投资者可投票反对一项合格收购,及选择从信托户头加上所获净利息拨出的现金价值回退。
上述信托结存将只分配予股东们,不包括管理层和之前的投资者。
有趣的是,3家不合格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现都以低于上市价和固有现金价值的水平交易。
在去年4月上市的CLIQ能源,现比其上市价和每股净信托分别折价17%和15%。这意味着,该股在未来15个月内拥有17%的升值空间,相等于每年13.1%的潜在回馈。
与此同时,如果投资者现在买进和等待清算分配,Sona石油和Reach能源则分别拥有21%和29%的上升潜质。
瑞士信贷集团于10月崛起成为CLIQ能源的大股东,拥有5.024%股份,之后再增持至7.117%。
市场相信,瑞士信贷只是代表其客户展开股票收购行动,但市场盛传,该瑞士金融服务机构放眼潜在合格收购,因它也剑指锁定17%回馈。
一名研究主管指出,现有油价下滑环境中,‘投机’于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是合算的,尤其是这些股项都以折价交易。
“我无法说投资在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没有潜在风险,但下调有限,及受到保护。在最坏的情况下,投资者仍可获回上市价的至少90%,意味着潜在回退约为10%。”
分析师表示,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本来就属于投机,因它们提供合格收购成功可能的投机机会。
若成功,投资者可以获得以较低廉成本进军石油与天然气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资产已经不再廉宜,直到最近。因此,一旦这些特别用途收购公司寻得目标,上升潜能将可能非常高。”
另一名分析师指出,以上市价的折价买进特别用途收购公司股票一直是一个良好概念,因它们可保证于一个期限内一定数额的现金回退。
“特别用途收购公司将是一些投资者的安全赌注,因一旦有关公司未能完成它们的合格收购,有关现金必须回退予投资者们。”
不过,近期油价下挫将是这些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机会,以着手合并与收购活动。
“与3至6个月前比较,现金充裕的公司如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现在占有更大优势以收购油田资产。它们必须耐心等待油价降至资本密集公司可能无法生存的水平。”
http://www.kwongwah.com.my
大马交易所3家未达标的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CLIQ能源有限公司(CLIQ,5234)、Sona石油有限公司(SONA,5241)和Reach能源有限公司(REACH,5256),现以固有现金值的折价水平交易,给予投资者一个独特机会,尽管这些公司在届满期之前未能获得合格收购,仍可释放17%至29%的潜在回馈。
特别用途收购公司(SDAC)在透过初次公开售股筹集资金后,获给予3年时间,以收购目标行业的商业资产。
大马交易所现有4家特别用途收购公司,首家大红花石油有限公司(HIBISCS,5199)是在2011年7月挂牌,其次是CLIQ能源和Sona石油在2013年,以及Reach能源于今年8月上市。
迄今,大红花石油仍然是惟一一家合格的特别用途收购公司。
据报道,CLIQ能源正放眼加拿大上市的Jura能源机构在巴基斯坦的一间子公司,而Sona石油则计划收购英国上市Salamander能源于泰国的上游石油与天然气资产。
而Reach能源尚未有任何动作,因它仅在4个月前挂牌。
根据证券委员会大马股市条例,一家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至少90%所筹上市资金,必须拨入一项现金信托户头,当中Reach能源占最高比例,达94.75%。
技术上,现金信托户头将保留作为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基本价值,因投资者可投票反对一项合格收购,及选择从信托户头加上所获净利息拨出的现金价值回退。
上述信托结存将只分配予股东们,不包括管理层和之前的投资者。
有趣的是,3家不合格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现都以低于上市价和固有现金价值的水平交易。
在去年4月上市的CLIQ能源,现比其上市价和每股净信托分别折价17%和15%。这意味着,该股在未来15个月内拥有17%的升值空间,相等于每年13.1%的潜在回馈。
与此同时,如果投资者现在买进和等待清算分配,Sona石油和Reach能源则分别拥有21%和29%的上升潜质。
瑞士信贷集团于10月崛起成为CLIQ能源的大股东,拥有5.024%股份,之后再增持至7.117%。
市场相信,瑞士信贷只是代表其客户展开股票收购行动,但市场盛传,该瑞士金融服务机构放眼潜在合格收购,因它也剑指锁定17%回馈。
一名研究主管指出,现有油价下滑环境中,‘投机’于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是合算的,尤其是这些股项都以折价交易。
“我无法说投资在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没有潜在风险,但下调有限,及受到保护。在最坏的情况下,投资者仍可获回上市价的至少90%,意味着潜在回退约为10%。”
分析师表示,特别用途收购公司本来就属于投机,因它们提供合格收购成功可能的投机机会。
若成功,投资者可以获得以较低廉成本进军石油与天然气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资产已经不再廉宜,直到最近。因此,一旦这些特别用途收购公司寻得目标,上升潜能将可能非常高。”
另一名分析师指出,以上市价的折价买进特别用途收购公司股票一直是一个良好概念,因它们可保证于一个期限内一定数额的现金回退。
“特别用途收购公司将是一些投资者的安全赌注,因一旦有关公司未能完成它们的合格收购,有关现金必须回退予投资者们。”
不过,近期油价下挫将是这些石油与天然气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的机会,以着手合并与收购活动。
“与3至6个月前比较,现金充裕的公司如特别用途收购公司,现在占有更大优势以收购油田资产。它们必须耐心等待油价降至资本密集公司可能无法生存的水平。”
http://www.kwongwah.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