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第一百四十三章: 2023年的利率预测

今天,我看了南洋商报,有人预期,今年国行可能会加息2次,每次0.25%, 我国OPR 会来到3.25的顶点。

而网路上有报道指出,美联储的终端利率,会来到5.1%。也就是距离现在美联储联邦基准利率4.5%,还有0.6%。

🍅🍅🍅不专业的观点

我想发表一下我个人业余,且不专业的观点。

首先,专家对于美联储终端利率的预测,却又经常修正。从2022年年初预测的3.25%,修正到3.5%,然后是4%,后来是4.25,4.75%,到现在的5.1%。专家不断地向市场信心喊话,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即将结束。潜台词是,加息的结束,意味着降息和量化宽松的到来。大家要对股市有信心,不要离开,最好继续加仓。最好像韩国股民一样,全部身家都投入股市。

然而,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不断地把这些专家的预测按在地上摩擦。

🍔🍔🍔加息Vs通膨

根据美联储2022年,12月份的会议纪要,美联储还是以打击通膨为主要任务。所以,加息的政策会持续贯彻。直到美国通膨降至2%为止。

美国的通膨在2022年,六月份达到峰值。来到9.1%。为了对抗通膨,美联储用暴力加息方式,把联邦基准利率从年初的0.25%,用一年时间加到目前的4.5%。一年里就暴力加息了4.25%。

然而,用4.25%的加息力度,却仅仅把通膨压了2%,从峰值的9.1%,压至7.1%。

那么,简单的数学题,如果美联储要把通膨降至2%。她需要加息至多高呢?

对半来看,4%加息,可以压2%通胀。那么,目前通胀在7.1%,意味着离目标2%还有5%的通胀距离。美联储的加息高度,会不会还有10%的距离?那么,美联储的终端利率会不会超过10%?

专家们不会这么天真的认为,距离终端利率5.1% 的 0.6%的加息空间,能把通胀从7.1%压到2%吧。

🍊🍊🍊美联储2023年的加息高度?

美联储在2023年有八次利率决策会议。假设每次加息0.25%。利率将从4.5%%上涨至6.5%。

如果美联储每次加息0.5%。那么利率将从4.5%,上涨至8.5%。

如果美联储是四次加息0.5%,四次加息0.25%,联邦基准利率将来到7.5%

也就是说,今年美联储的利率范围,可能是在6.5%至8.5%之间。当然,任何突发情况都很可能改变这个轨道。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利率如果持续上升,其他国家不免被迫跟随。那么,马来西亚国行今年的加息力度,应该不会只有0.5%而已。

加上日本加息,日元升值,亚洲货币竞贬的比赛也宣告结束。各国不需要再为了出口竞争,货币贬值而按着利率不涨。所以,国行对加息有着更多的伸缩性。

如果相信以下报道,认为我国的隔夜利率会达到3.25%,未免过于乐观。这么乐观的观点,犹如包着大便的雪糕。吃着吃着就会吃到大便。如果中小型企业乐观的持续拥抱债务。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 

几乎所有媒体,都对2023年的经济表示担忧。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正在面临资金紧缩和借贷成本的提升。当借贷成本越来越高,就会越来越少机构,投资者借贷炒高股价。最近黑石私募基金的资金链紧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止金融市场面对资金紧张,美国的零售市场也面临库存过高的问题。自行车巨头Giant 的库存过高,回款过慢而引发的现金流紧张,是经济衰退的表面现象。

随着日本宣布加息。全球最后一个廉价融资借贷的水龙头关闭。全球正式进入高成本融资环境。没有新鲜廉价的资金进入资产,大家认为2023年各类资产的价格是会暴涨还是下跌?

2022年,美联储加息缩表,有的科技股甚至狂跌了70%。指数也掉了30%。币圈更是破产的破产,跑路的跑路,币值也一泄千里。

最基本的道理。投资大佬们都知道,没有量化宽松加持,股市已经见顶。现在是清库存的时候。所以,现在市场不断信心喊话,希望更多接盘侠进场接仓。

韩国股民这个时候蜂蛹而入,恐怕凶多吉少。

我个人认为,2023的挑战不亚于2022年。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应该趁利率还没有持续上涨以前,多还本金,降低债务,开源节流,维持健康的现金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风暴下,依然稳如泰山。

亚马逊,高盛,特斯拉等等大机构开始为了维护现金流而大刀阔斧的缩减人事支出。他们开始提前为经济硬着陆做好准备。

等山河破碎之时,再攻城略地,实现财富升级。

量化宽松时代,是兔子的时代。加息缩表周期,是乌龟的时代。跑得慢的人,更具备优势。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233306917/posts/pfbid07vKWeUSrMZ5Affxv4nqr5wLnAbLK2mUvdoU4yjpzKGfE5A1sWAPnk67Jm2Gcp2zpl/?mibextid=Nif5oz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