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酒醉的瘋子
在上一篇文章《買股是為了增加生活情趣》,boonchin留言裡分享了一段巴菲特的言談,讀後覺得甚有意思,故放上來跟大家分享。文章摘要如下:
巴菲特與美國房貸公司 Quicken Loans 董事長 Dan Gilbert 及總裁 Jay Farner 在節目上的對談,值得參考。巴菲特形容股市有時會好似一個飲醉酒嘅瘋子,時而興致勃勃時而情緒低落,建議投資者「不需要跟隨新聞消息或電視上的分析師起 舞。」
「投資者要 持續累積投資資本,每個月要存一點錢,拿來投資一個成本很低的指數基金。」佢又提醒投資者,唔好試圖預測市場漲跌時機或只挑少數特定股票。至於幾時買股, 幾時賣股,就要將股市睇成一個人,睇佢嘅情緒狀況來評估進出時機。想像當佢好開心嘅時候,你就賣俾佢;當佢沮喪嘅時候,就幫佢買,唔使同佢客氣也。
把股市喻為醉酒的瘋子,這個形容極為傳神。很多股票投資者都喜歡預測市場,即使是不懂得分析/預測市場的人,也喜歡跟著股票分析師的預測來佈局買賣策略。
雖然說預測對了,就可以賺盡股市的錢。但是,我們又怎可能預測到一個瘋子的行為呢?更何況是一個酒醉的瘋子。
很多時候,人家問我,今天的市怎麼樣?多少點?漲了還是跌了?我都答不出來。
答不出來,並不是因為我完全不看市,換言之,只要當天有開市,我通常都會看,不過都是閉市前後望一兩眼的那種程度。通常只是看看自己組合裡的個股,或者是有興趣等個好價錢買入的股。等到了適合的價錢,就可以逐量加碼/買入。
手上比較多閒錢想買股的時候,才會看得比較頻一點,但也只是看多幾眼,絕對不是成天盯著股價起落那種耗精神耗時間的程度。
除非有人問起,或者是從新聞讀到有關股市大起落的消息,不然,我很少看指數。或許有些人是通過指數來預測股市接下來的走向,但是,個股股價的起落,很多時候未必跟指數同步。所以,當要做買股還是賣股的決定時,指數不是我的考量因素。這就是我不關心、不預測指數起落的原因。
扯遠了!此篇我想要討論的其實是關於投入資金的方式:
「投資者要持續累積投資資本,每個月要存一點錢,拿來投資一個成本很低的指數基金。」
我不太理解股神為何指定“指數基金”。不過,我沒投資指數基金,所以我是把這個策略應用在投資股市裡的優質股。
有時候鼓勵身邊的人投資股票,對方的回應就是:沒錢啊!
或許股票投資給人一個錯覺,就是要有很多錢才可以投資,或者是要有大資金,才可以賺大錢,小資本的話就“翻”不出什麼成績來。我一直很努力在跟身邊的這些 人解釋複利的威力/魅力,但聽得進去的人沒多少。對於他們來說,每個月儲蓄一部分薪水來丟進股市,彷彿就是個“無底洞”。
他們常有一個想法:就是我今天拿出這筆錢來買股,如果輸完了就算了,算我運氣不好!我不要綿綿無絕期的“無底洞”。
但是,若他們有去了解觀察,知道有些人就是通過資金累積,慢慢把兩位數股息提升到三位數、四位數、五位數,甚至六、七位數,他們一定會愛上這個收股息收到無絕期的“無底洞”。
我一直覺得,從擁有小資本的時候就開始入場學習投資,然後再慢慢通過每月儲蓄,逐量累積持股,這種投資法最為輕鬆寫意:買入後若股市大跌,還可以趁低逐量加碼,拉低平均價。相比於那些等到儲足了大量資金,一次過用來買入大量股票的人,他們也比較可以從容面對市場起落。
遇上股市/股價大跌時,他們就可以像在百貨公司大減價時血拼般,以較平時低很多的價錢買入心頭好。這種感覺,非常快樂滿足。
愛買“減價貨”的我,去年尾也趁馬股大減價時,小買(資金不多)一些,滿足下購物慾。在此做個記錄:
16.10.14 Uchitec RM 1.32
11.12.14 Weida RM 1.38
12.12.14 Matrix RM 2.49
17.12.14 Dlady RM40.50
上個星期一查看,才知道啤酒股CARLSBG和GAB的股價已經低靡了很久,萌起了收多一點啤酒股的念頭,便兩隻股都下了單。結果GAB成交了,買價RM12.16。
至於幾時買股,幾時賣股,就要將股市睇成一個人,睇佢嘅情緒狀況來評估進出時機。想像當佢好開心嘅時候,你就賣俾佢;當佢沮喪嘅時候,就幫佢買,唔使同佢客氣也。
至於以上所提到的把“股市”看成一個人,我還是比較喜歡當成把“股票”看成一個人來詮釋:他很開心時(股價被高估時),就賣出;他很沮喪時(股價被低估時),就買入。
最後一句:“不用跟他客氣”,翻譯得極為鬼馬。讀到此處,不禁莞爾。
改次若有什麼心水好股的股價大跌時,記得不要跟他客氣哦!
http://walkersinvestmen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