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IPO为何不值得投资?


股市可以分成初级市场(primary market)次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企业要上市,就会在初级市场首次公开售股(IPO),让投资者申请认购。

企业可以通过有关当局审查,符合上市条件,同时请到投资银行帮忙上市,理论上应该有一定的素质,值得投资。但一些投资书和文章却指出,IPO可能不是那么值得投资,原因包括:

一、资料较少,较难研究分析

要研究新股是否值得认购,投资者的主要参考资料就是招股书(prospectus)。但招股书是由公司撰写,并不客观,投资者要找到客观的研究资料不容易。投资者可能也比较难找到关于公司的新闻报导,以了解它过去的表现。

一些投资者会特别留意新股的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因为如果有知名的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承诺认购股票,散户会对公司比较有信心。

二、上市是公司的“合格证书”,但不是未来业绩的“保证书”

公司能够上市,不代表它以后的表现就一定好。上市对公司而言,是领到一张‘合格证书’,但对投资人而言,它绝对不是一张保证书。

有的公司在上市之后,股价的确可能飙涨,令投资者大赚一笔。但也有公司的股价在上市之后跌至招股价之下。

“绝 大部份新上市上柜公司的业绩都是在挂牌前一年达到最高峰,接着就会一路走下坡。为什么呢?这就要怪上市上柜前都要编的那本公开说明书,内容必须详列公司的 获利情形,以前都是默默在赚,现在全部见光死。客户一看,不得了,原来这家公司这么赚钱!然后立刻要求降价,如此一来,公司营收获利必然受影响。”

Investopedia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投资者不妨考虑在大股东的持股锁定期(lock-up period,大股东在新股上市后的特定时期内不可卖出股票)结束之后,才判断一只股是否值得投资。如果大股东继续持股,表示他们看好公司的前景。

挂牌不到五年的公司都不要碰。如果这五年内,它都能稳健经营,就算没有逐年成长,只要没有大起大落,就可以安心投资。

三、上市是造势活动

企业上市需要造势,以吸引投资者认购其股票。承销商(underwriter)的工作是把股票卖出去,所以它们可能会营造一种“存货有限,人人争抢,不买可惜”的感觉。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中有一个概念叫“稀少性谬误”(scarcity error),意即当一样东西数量有限时,人们会认为这样东西特别有吸引力。

IPO也是相同的道理。由于企业发行的股票数量有限(分配给散户的股票可能更少),而且申请了也未必抽得到,如果投资者还看到“超额认购”这样的字眼,更会觉得这只新股有价值,应该申购。

但是,东西的数量少,未必真的有价值。要判断一只股是否值得投资,始终要看其从事的业务、所在领域的前景、管理层的实力等等。

http://leezaiyu.blogspot.my/2016/04/ipo_25.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