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2018年6月21日

上周四,大马股市仅交易半天,很多股市参於者都提前回去家乡庆祝开斋节了。其他的股友们也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就当笔者也准备好要关电脑之际,却观察到一个不寻常的股票交易,即马银行(MAYBANK)作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成为半天最活跃的股票。

它的交易值占了全日市场总交易值的20%和总交易量的4%。对一只高价蓝筹股来说,这是不寻常的(但并不意味着有非法的交易)。

一般来说,我们只会看到高投机性的低价股(俗称仙股)成为最活跃股票的冠军。一只股就可能占了全日交易量的20%,但交易值却很低。

作为交易员或投资者,我们是根据可获得的任何公开可用信息来进行股票分析。

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技术面、基本面、资金流、财经面等来分析股票。然而,在特殊情况或交易活动下,我们可能无法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回归基本的分析方法,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短期交易注重看盘

当然,分析股价变动的最基本方法,是观察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价量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看盘。

看盘的目的,是要了解那个时段的股价走势以便可以掌握赚钱的先机,但基本上只适用于想要获取最佳买入和卖出时机的短期交易者。

长期价值投资者是不需要密切关注股价走势的。

以下分析,仅用于教育目的,而不是买入或卖出有关股票的建议。

类似的分析方法,可用于任何股票。

马银行上周四的不寻常交易活动:

1.整个交易时段的交易量,有86%是于最后交易时段(Trading At Last phase)交易的(无论是蓝筹股或任何股票都是不常见的)。

2.这最后阶段的交易,有99.99%是买入的。

3.许多单一的成交量是50万股或两单成交量共计50万股(500,000 股是每个订单的最大股数)。

4.有许多重复和相同的交易量(例如出现多次的39万4200股+10万5800股=50万股)。

5.当股市在12点30分收盘时,还有226万4600股在卖单上排队(谁拥有这么多的高价蓝筹股要出售)。

以上交易活动引发散户议论纷纷:

1.谁有这么多马银行股票出售?

2.谁有这么多钱或买卖限额买入这批股票?

3.如果有特殊消息的话,早上就应该开始买了,为什么需要等到最后10分钟才交易?

4.如果这是从一个大卖家卖给一个大买家的普通股票交易,他们为什么不通过直接交易(Direct Business Transaction,或称场外交易)来进行?

让我们使用公开的交易数据和统计数据来尝试推敲琢磨,以便可以更了解马银行在最后交易时段的交易。

1.大量买入和卖出高价蓝筹股的买卖双方,最有可能的是基金或大股东。因为通常只有该股的大股东/基金拥有大量的股票可以卖出,或拥有买入大量高价蓝筹股的交易限额。

2.于最后的交易时段和以最后一个价格来进行交易,表示有意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大量的股份。

3.如果买方是现有/成为主要股东(买入这批股票后持有5%或以上的公司股份)和卖方(现有的主要股东),我们在几天之后将会知道谁是买/卖家,因为他们的资料将会在有关的公司官方网站上被显示。

4.在6月14日,马银行在最后交易时段的成交量约是5.3亿令吉,但外资的净售额只有4.02亿令吉。如果假定外国资金的总净售额除了马银行之外,还包括许多其它股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外国基金在马银行的净售额是非常低。

5.此外,根据每日交易参与者的记录,6月14日外资交易量占股市总交易量的65.57%。这是马交所历年来外资最高的交易量百分比之一(实际上可能是最高的,但我没有全部的历史数据可以用来证实)。

6.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上第4和第5的论点来推断,马银行的大部分股份,实际上是从一家外国基金出售给另一家外国基金。

7.这买卖双方是否有相关尚不得而知。但以交易的时间和交易量来推敲,涉及的交易商或经纪商,可能已预先安排好这单交易。



不应受外资进出影响

还有其他有趣的观察和分析。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就此打住。

当然,只有内部或有关人士才知道真正的交易目的。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希望新手看了这篇文章后,以后不再只是看热闹吧了。

很多散户看到外国资金大量交易本地股票时,他们就感到兴奋(当外国资金购买时)或感到焦虑(当外国资金卖出时)。

然而,有些外国交易账户的拥有人,可能是本地基金或散户。

他们将资金投资于海外基金或开设海外交易账户,并通过海外账户购买本地股票。

因此,对于外资的交易活动,我们不应该过分兴奋和焦虑的。

只要我们有成熟的交易和投资策略,无论是否有外国资金在进行大量的交易,它都不应该影响我们买入和卖出的决策。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80621/股市半休-一马当先麦传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