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马来西亚如何一步步成为中美贸易战的最大赢家?

中美贸易战打了三年。美国总统从特朗普换成了拜登,但中国和美国仍然无法达成共识。

而大马自贸易战的开始,就成为了中美两国绕过彼此限制的中立国。从太阳能模版到半导体,大马制造业因中美贸易战而得到了新的成长,且未来将加速成长。

今天小林就来和大家聊聊,大马如何一步步成为中美贸易战的最大赢家。

- 起源 -

很多人都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开端是华为,但其实开响第一炮的甚至和5G以及半导体无关,是太阳能模组。

太阳能模组在2000年初都来自欧美国家。中国企业看准当时候快速增长的需求,便从欧美国家购买二手生产仪器在中国建厂。就这样在2007年中国以极大的成本优势成为了太阳能模组最大生产国。

虽然生产量是第一,但技术和发电效率并无法和欧美公司竞争。因此中国政府在2009年决定将太阳能行业列为国家重点行业,对太阳能模组制造进行大量补贴。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技术和发电效率进步了,欧美国家的企业从各个方面竞争不过中国的太阳能模组,因此纷纷宣布破产退出市场。

在没法竞争的情况下,2017年一家美国太阳能模组制造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抗议,指控中国太阳能模组太便宜了,你们政府再不做些什么我们就得关门员工就没工作了。

就这样,2018年头特朗普决定对美国进口中国太阳能模组实施高达30%的关税。不过特朗普这一针对中国的举动,不仅对美国发展太阳能起到负面作用 (美国本地产的太阳能模版依然比中国贵85%),还促使中国为了绕过关税而将许多生产基地设在大马,最终2020年美国进口来自中国公司的太阳能模组甚至比2019年增加了22%。

美国在太阳能模版制造的竞争肯定是输了,但特朗普毕竟是商人,或许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因此早就酝酿着下一波的制裁以拿回优势。

- 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

2019年5月,特朗普正式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将华为和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所有美国公司必须得到政府批准才可以向华为提供产品和服务。一年后特朗普将华为列入“威胁国家安全名单”,对华为的禁令拓展至所有半导体的产业链中。只要你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美国产品/技术,你就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才可以向华为出货。

给大家理解一下华为现在的处境。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19年的数据,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占芯片设计软件85%的市场,占芯片生产仪器50%的市场,并占高技术处理芯片产品90%的市场。即使你不直接从美国公司购买这些产品,其他公司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都会涉及到美国的技术/产品。比如台积电所使用的ASML EUV光刻机,里头由来自世界各地5,000家供应商提供的100,000零部件组成,基本无法没有来自美国的产品和技术。更不用说用于高技术芯片生产的仪器大多都被美国公司Lam Research和Applied Materials垄断。

直到今天,华为依然无解。华为有能力设计出世界领先的芯片,却因为美国的制裁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帮华为生产。美国一把刀狠狠的卡在华为的脖子上。

-  暴露半导体行业更大的问题 -

由于这个行业极其复杂,过去三十年各个国家在半导体不同的领域形成了有效的协作和分工,大家各自专攻自己厉害的领域,美国、欧洲和日本负责需要大量研究经费投入的半导体上游市场(芯片设计、科研和仪器),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负责需要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半导体下游市场(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最后形成半导体设计、原料、生产和仪器完全由一个国家甚至一家公司垄断的局面。

虽然符合经济学原理,让厉害的人做他厉害的事,形成极其有效的市场,半导体行业也依靠这个有效性快速成长至今。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暴露出半导体行业的一个巨大弱点,那就是半导体生产中过度依赖极少数的公司。虽然不同的生产过程依赖着不同的公司,但都缺一不可,从而让这些公司或国家拥有太大的力量去控制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形成巨大的风险。过去大家不曾担心,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让这世界各个国家看到其实也有这样的玩法。

举个例子。台湾目前负责全世界40%高技术处理芯片的生产。如果在极端的情况下所有的生产都停下来一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面临4,900亿美元的损失 (马来西亚GDP才4,000亿美元左右),并且需要额外3,500亿美元长达3年的投资才能够恢复正常。日本曾经禁止向韩国出口1,000种产品,其中一种是日本占有全球市场90%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关键气体氟化氢。虽然最终日本没有真正实施这个禁令,但日本意识到他们只需要损失这4亿美元的出口就可以对韩国经济造成800亿美元的损失。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 中美贸易战带来的3大改变 -

小林认为,中美贸易战近期内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至少在拜登任期内不会。这就代表每个企业和国家,尤其是亲美国家 (欧洲、韩国、日本等),需要时时刻刻留意有哪家中国公司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大家可以把中美贸易战看作是21世纪的冷战。过去的冷战是因为石油,而目前的冷战是因为半导体和电子产品。

在这个冷战中,为了能够继续将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出售给美国和中国客户(他们占了全球半导体销量的25%和24%),中国将努力让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去美化”同时将一些产能往中国以外的国家转移以避开被制裁而无法生产的风险;而亲美国家将努力让自己产品的生产减少与中国的关系以降低供应链出现中断的风险。这将带来以下的3大改变:

1)中国以外的芯片封测(OSAT)和电子产品组装服务公司(EMS)将接过由中国撤出的订单,且中国公司会到这些国家设厂绕过制裁。

目前中国负责组装全球35%的电子产品,有些电子产品甚至高达70%。这些电子产品含有全球60%的半导体产量,组装成品后送到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用户中。这不代表中国会失去全球最大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毕竟不是所有的公司会选择撤出,同时中国失去的订单也将由中国本地芯片和电子产品强劲的需求给补上。

马来西亚作为第四大电子产品出口国,且是唯一的中美中立国,因此将在这一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小林了解到许多中国公司早在19年就开始到槟城和柔佛寻找设厂机会,也认为这个并不局限于电子产品,医疗仪器和其他制造行业也将遵循当年太阳能模组同样的逻辑。

2) 中国正在并将大量对本地半导体上游产业投入资金,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愿铺路的同时进行“去美化”。

中国希望在2025年时实现70%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本地生产。中国目前最大的进口商品就是半导体,2020年进口量就高达3,700亿美元的半导体,比其石油进口总额1,763亿美元还多出一倍。为实现70%的半导体本地化,中国从2014年至今已经投入了近730亿美元,2020年一年内就新增2万家半导体公司,且大部分都在半导体上游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中国要自己攻破这些技术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许多的中国公司先开始进行着“去美化”,将过去大部分使用的亲美国家生产的半导体生产和测试仪器更换到中国或其他中立国家生产的仪器。尤其在半导体后端测试中,大马许多公司生产着能够与亲美国家竞争甚至更好的仪器,因此成为中国“去美化”的重要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积极招揽有相应技术且来自中立国的公司到中国设厂以实现本地化生产。这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实现他们的目标,也可以让这些拥有技术的公司拿下这个一直以来被美国及其他亲美国家垄断的中国市场。

3)  其他国家也在为降低半导体产业链中断的风险而将他们部分的研发和生产本地化。

当中国正在部署半导体上游产业的本地化时,美国最近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投入500亿美元发展本地晶圆制造,以减少对东亚国家晶圆制造的依赖。Intel只要政府津贴到位不排除会在欧洲设厂,台积电也正在考虑在日本设厂。这些都是让芯片制造在这些国家本地化的举动,以降低以后因为制裁而无法得到芯片的风险。

不过,为减少美国制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有代价的。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估计,将所有半导体产业链本地化对整个行业没有好处。如果美国要将所有的芯片生产本地化,需要投入高达4,200亿美元,且每年增加150亿美元的生产成本。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这么做,BCG估计电子产品的价格将上涨65%。

小林不认为所有的国家会走向极端将所有的半导体产业链本地化,这些国家将只是部分本地化,但这么做所增加的产能能不能被需求消耗掉是个潜在的问题。正如ASML在最近的投资者汇报会上向大家坦白“ASML正在因为半导体产业链大量本地化而获益,虽然我们不觉得这个是理性的”。作为半导体仪器和产品的生产大国的马来西亚也将因此受益。

- 双双收益的马来西亚 -

可以发现,就像当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模组实施关税一样,作为中立国的大马都可以在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三大改变中获利。

为什么说大马是最大赢家呢?无论从半导体仪器或电子产品出口的角度来看,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的出口大国中只有大马是中美中立国。大马一方面能够接纳撤出中国的订单,一方面能够参与到中国实现70%本地生产的目标,也能够参与到其他国家为减少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半导体产业链中断风险而新增的产能扩张。也只有像大马这样已经是这些产品的出口大国(前四,其他都是台湾、日本和韩国)的中立国才能够全方面获利。

那大马哪些公司能够从3大改变中获利呢?

中短期内,投资者可以关注OSAT (INARI, MPI),EMS (VS, UCHI) 以及半导体仪器代工制造商 (UWC, KOBAY, QES)。目前已经有许多大马公司得到由于贸易战所带来的订单。另外也可以关注拥有中国客户且有着能够与欧美国家竞争的半导体仪器制造商 (MI, VITROX, PENTA, AEMELUS, JFTECH)。其他制造业比如医疗仪器 (SCOMNET, PENTA) 和零部件制造 (DUFU) 也会因为订单和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大马获益。

长期的话,投资者可以关注拥有强大技术优势且已经或正在部署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的公司,如MI, JFTECH, AEMELUS。这些公司都已经和中国本地公司成立联营公司用自己在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帮助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的目标。即使未来中国真的实现技术突破他们也已经在中国站稳市场。

----------我是很明显的分割线----------

想要更多?想要每周第一时间看到小林的分享?赶紧关注小林FB专页!

想要得到小林的第一手资讯,点击链接免费加入!

----------我是很明显的分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纯粹个人观点,所有的内容分享只提供大家当作学习与资讯用途,而绝非专业的金融以及投资意见或买卖建议。如果你对这些公司感兴趣,请事先自行研究与分析,了解这些公司及其风险,再向您们的专业金融理财顾问。

https://klse.i3investor.com/blogs/XiaoLin/2021-09-05-story-h1570748416.jsp

Back to Top